朋友圈如果有人瘋轉尋人的消息,還配了像模像樣的照片和聯系電話,你知道該怎樣明辨真偽嗎?在微商大行其道的當下,你知道怎樣保護自己的微信錢包嗎?昨日,禪城警方反詐騙專業隊負責人詳細披露了微信朋友圈中,近期以求助、購物為噱頭的幾類新騙局。
而根據警情顯示,去年全年禪城共發生微信詐騙16宗,今年前兩個月則發生了5宗,全部是微信購物類型。市民可撥打“預防詐騙咨詢熱線”(0757-*******),向禪城公安“電信網絡詐騙預防中心”咨詢。
朋友圈急轉尋人消息
真相:只是一吸費電話
上月末至本月初,一則標題為《(秘)急找孩子,求轉,求幫忙,謝謝你們》的消息在本地的微信朋友圈中熱傳。該鏈接晒出一張男孩的生日照片,稱這是聯系人“張靜杰”的孩子,在實驗小學就讀,“今天上午”被“一個四十多歲男人”拐走。
該消息所述事發地點“世紀家園”與禪城一處商住小區高度相似,后經瀾石派出所確認,轄區並無這樣的警情,而對方留下的手機號碼,已証實是一個吸費電話。
警長點評:
針對本案曝光的吸費電話問題,街坊們要小心,開頭為“168”、“960”的電話號碼高度疑似是吸費電話,而犯罪分子實際上會利用改號軟件把一個國外號碼“包裝為”他所需的任何一個國內號碼,來達到“吸費”目的。
拉朋友玩“搶紅包”大戰
真相:微小公眾號求關注伎倆
這周一大清早,網友小c(化名)忽然拉了十三位網友一同“群聊”,在群裡轉發了一個“搶紅包”的游戲鏈接,吆喝著“是朋友就來幫我搶”。游戲“封面”上顯示的“是真的!我已經領取了43元紅包!”的字眼,還是吸引了群裡並沒有過真實交情的微信朋友。
此時,群裡的網友“繽紛心”(化名)忍不住點開鏈接,發現在點開界面上的“我也來領紅包”按鈕后,果然顯示系統發送給她“27.2元紅包墊個底”,但要提現還需“發送給朋友”,直到從朋友那索要到更多紅包,讓自己的紅包總額漲到100元后,才可以領取。
此后,“蛋撻”被“搶紅包”的氣氛感染,毫不猶豫地為“繽紛心”成功“助力1.88元”。最后大家卻發現因此關注了一大堆陌生公眾號。
律師點評:
雖然經過查實,所有參與這款“搶紅包游戲”的網友,用來助力加油的紅包最終都是虛擬的,但資深律師藺存寶仍肯定地說,所謂的游戲“主辦方”,在民事上仍構成了一種欺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