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市值大縮水 你手裡的iPhone“顫抖”了嗎?

令人失望的業績預期引發股市大跳水,科技股漲勢要終結了?
從4月19日至27日(美國時間)的7個交易日,蘋果股價下跌8.7%,除4月25日微漲0.44%外,其余六個交易日股價均在下跌。市值蒸發超過600億美元。
多家機構及分析師指出蘋果公司的芯片供應商台積電於近期公布的業績預報表現不佳,這或許是蘋果股價此次大跌的主要原因。
為何一家台資公司的業績預報,就可以讓蘋果公司跟著“抖三抖”呢?
手機行業“需求疲軟”?
台積電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同時也是蘋果最重要的芯片合作伙伴。該公司表示,其2018年第二季度營收預期為78到79億美元,而華爾街此前估計為88億美元。該公司將其預期之差歸咎於手機行業的“需求疲軟”。
有分析師稱,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芯片制造商,台積電糟糕的業績預報是芯片行業股票和股市下跌的先兆。
事實上,就在台積電發布業績預警后的第二天,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就大幅下調了蘋果iPhone的銷量預測,將其6月當季iPhone銷量從4050萬部下調至3400萬部﹔日本瑞穗証券則預測,2018年下半年,蘋果偏高端的新iPhone機型需求將明顯減少,其產量將同比下降2%。
無獨有偶,蘋果重要的光學傳感器供貨商,澳大利亞AMS公司23日稱,今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將環比下降近50%。如此看來,人們對於蘋果未來業績的質疑影響到其市值嚴重縮水也就不意外了。
“降速門”記憶並未走遠
一直以來,蘋果手機的降頻問題困擾著很大一批用戶。隨著系統的不斷更新升級,用戶們發現,手機的速度卻變得越來越慢,很多時候甚至會出現閃屏、死機的情況。
據央視財經報道,上海市消保委統計數據顯示,從2015年到2017年,收到有關蘋果產品和服務的投訴分別為:964件(2015年)、4021件(2016年)和2615件(2017年)。投訴內容涉及電池質量、意外關機、賬號被盜、售后服務等多個方面。
其中,僅自2017年11月1日至2018年1月8日,關於咨詢和投訴蘋果舊款手機變慢變卡等問題的就有300余起。
據國內媒體援引外媒報道,美國洛杉磯、伊利諾伊州也有用戶起訴蘋果,他們認為蘋果刻意保留電源管理功能,以說服民眾購買較新的設備。
訴訟中稱:“蘋果的iOS更新有意限制老版設備,導致其性能損失。這些運行上的問題可以通過更換設備電池來彌補。但蘋果卻刻意降低老版手機的性能,迫使用戶購買新款蘋果手機。”
此外,數據顯示自2008年起至2015年期間,歷代iPhone發售后,全球范圍內通過谷歌搜索關鍵詞“iPhone變卡”的頻率呈現一定周期性的爆發。隻要新手機一發售,人們就會覺得自己手裡的舊款iPhone“不太好使了”。
對此蘋果回應表示承認,他們的確限制了舊機型的性能。同時強調,這個功能的存在是“為了防止老舊機型意外關機,從而延長舊機器的使用壽命。”
事實上,蘋果公司自2016年就已開始通過軟件讓舊iPhone變慢,以保証“舊iPhone在高性能需求時的平穩性,避免意外關機。”據悉,iPhone 6、iPhone 6s和iPhone SE系列此前都“具備”這一“功能”。
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指出,蘋果公司在沒有告知消費者真實情況的狀態下就採取這種軟件升級的方式來使手機降速,實際上它是要解決自己存在的手機電池的問題,但是涉嫌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還有選擇權以及財產處置權。
iPhone X銷量不佳,蘋果的銷售之春還會回潮嗎?
此前有消息指出,蘋果公司的iPhone X在市場上遭遇了失敗,銷售低迷,蘋果已經大幅砍掉了生產和採購計劃。據新浪科技報道,有來自供應鏈的知情人士透露,蘋果今年第二季度的iPhone X生產計劃隻有800萬部。
外媒援引的市場機構統計數據似乎也証明了這一結論。報告顯示,在美國一季度銷售的蘋果手機中,iPhone X隻佔到了16%的份額,而定價700美元的iPhone 8手機佔到了23%的份額,姊妹版本iPhone 8 Plus(定價800美元)銷量佔到了21%。
屋漏偏逢連陰雨,iPhone X供應商三星電子也於4月27日表示,第二季度iphoneX使用的OLED面板需求疲軟,將對其二季度業績增長構成挑戰。
三星在聲明中稱:“由於顯示面板戲份市場疲軟以及移動業務盈利能力下降,高端市場競爭加劇,導致整個公司整體盈利增長將面臨挑戰。”
作為iphoneX使用的OLED面板的獨家供應商,三星對OLED需求放緩的預測對本來銷售不佳的iphoneX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面對消費者和供應商的雙雙退散, 市值縮水似乎揭示了蘋果的銷售之春正漸漸走遠。
蘋果將於5月1日公布第一季度的財報,並對外公布手機銷量。這將是蘋果歷史上首次未公開某款手機的銷量到底如何。蘋果手機銷量是否仍然同比下滑,下滑的幅度是否會繼續擴大,將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你還願意為蘋果手機掏腰包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