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掘金智能硬件維修市場 閃修俠王源:90后創業“必須快”

王聰聰
2019年02月12日08:04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閃修俠王源:90后創業“必須快”

  王源 受訪者供圖

  21歲在杭州創辦自己的第一家智能手機維修店時,王源覺得那是最幸福的日子,“每天心裡都有一團火”。

  他4年內開出了5家手機維修連鎖店。2015年1月,“幾乎每一步都踩准了市場節奏”的王源,迎來了O2O商業模式的風口,他果斷決定關閉線下店,專做上門維修服務。短短3年,這家名為“閃修俠”的公司完成數億元的5輪融資,投后估值超20億元。

  創業8年,王源見証了智能手機市場的變遷,從蘋果一家獨大到華為、OPPO、小米等中國品牌崛起趕超。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對智能手機的嚴重依賴,也讓手機后市場蓬勃發展,“保守估計每年需要維修的手機在兩億台以上,加上其他等智能硬件維修需求,市場規模超千億元”。

  時光荏苒,風口變換,上門洗車、上門美甲等一大批O2O公司倒閉了。閃修俠卻依然在擴大市場,目前業務覆蓋30多個城市,佔據手機上門維修市場份額60%以上,“我們一直在圍繞用戶需求快速迭代服務,而不是造出偽需求。”王源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坦言,在資本大量注入時會“有些膨脹”,面對殘酷的市場競爭和巨頭進入,隻能逼自己快速成長,帶領團隊直面挑戰。

  看准機會,自學成為最早修智能手機的人

  如果繼續攻讀大學的專業,王源可能有一份舒適的“碼農”工作,但是他從小喜歡拆裝,一直對硬件非常感興趣,“走自己的路,做想做的事”的念頭激勵著他在2010年初,應聘到蘋果公司做售后。

  當年9月,iPhone 4上市,帶動了智能手機市場的火爆。王源很快發現,不少人的手機損壞並不在保修范圍內,比如摔壞了、進水了,“當時蘋果有一個規定是加1700元換一台新手機,我想怎麼能這麼貴?自己去做專業維修應該有機會。”

  開店要租房子、買設備、招人,王源一點兒都沒覺得瑣碎麻煩,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反而讓他感覺“有趣”。啟動資金是個大問題,他用光了工作兩年的積蓄,刷爆了信用卡,再和父母軟磨硬泡,終於湊出10多萬元。2011年4月,他在杭州市百腦匯開了一間40平方米的手機售后服務店,“我是浙江最早一批修智能手機的人,每天在國內外論壇泡到深夜,琢磨怎麼拆,怎麼越獄,怎麼刷機。”

  第一單生意在開店半個月后終於來了。王源修得滿頭大汗,對方看著一臉通紅的他問:“哥們兒,怎麼樣了?”

  “不好意思,我修壞了。”王源至今回想起來仍然覺得場面尷尬,“我買了一個新手機給客戶,舊手機拿回來繼續研究。”就這樣半年賠了10萬元,他的技術和經驗與日俱增。

  如今,在距離西湖區靈隱寺和螞蟻金服公司不遠的閃修俠CEO辦公室裡,最顯眼的書架上擺放著王源創業之初修壞的各種型號的手機。

  “有辛酸淚也有成就感。”這位個子高大、臉圓圓的90后創始人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當時常常想起來吃第一頓飯時已經下午3點,晚上11點在公交車上總能睡著,“最慘的是被物業逼著交房租,下午不交就要斷電。有兩次上午我還在瘋狂修手機湊錢,中午沖過去掏出厚厚的一疊錢交齊了!”

  因為修得快、修得好,王源很快賺到第一桶金20萬元。2011年年底,王源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擴店,並且把所有的錢全部投入裝修。這是因為他總結后發現,客戶看中的一是技術,二是體驗。

  那間120平方米的辦公室,三分之二的面積是客戶接待區,備有電視、沙發、茶水,這在當時大部分手機維修店還是小攤位的情況下獨樹一幟,幾乎每天來修手機的客戶都能排到電梯口。

  3年后,王源在距杭州1小時車程的蕭山、紹興等地,開出了5家智能手機直營連鎖店。

  果斷關閉盈利的線下店轉戰上門維修

  智能手機不斷更新,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2014年下半年,王源發現手機維修市場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競爭者涌入行業,但水平參差不齊,價格不透明、偷換零部件、維修時間太長等問題困擾著消費者。同時,連鎖店異地管理的問題也讓他頭疼,“修手機是非標品,每個手機的故障不一樣,總會出現維修人員接私單的情況”。

  “隻要發現了問題,就沒有什麼是我解決不了的。”王源開始深刻思考如何破局,搜索國內外可以借鑒的模式,“還去一家寺廟待了3天,從創業的快節奏中暫停,打坐沉思”。

  想到上門維修的點子,是一位朋友有一天晚上打電話給他,想讓他派人到家裡幫自己的母親修手機,“我出打車費!”這句話仿佛石破天驚,點醒了王源,“上門服務簡直是為我們量身定制的鳳凰涅槃計劃!”

  在當時的他看來,選擇O2O是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指客戶對時間的剛性需求興起,“再早幾年上門誰都不信你”﹔“地利”是國家陸續推出一系列雙創利好政策,資本熱捧O2O﹔“人和”是自己有線下店技術經驗和供應鏈等資源積累。

  “原來一個線下店隻能覆蓋5公裡,現在各地的客戶都可以一鍵預約﹔原來一年交100萬元房租,現在店面成本省了。”王源越想越興奮,好像“戴著望遠鏡都看不到天花板”。

  他躊躇滿志,自己投入100萬元,2015年1月6日,閃修俠成立。

  然而,“心裡裝著一團火”的王源沒想到的是,一場真正的火災突如其來。2015年4月,由於員工玩打火機導致過失失火,他的一家店面全部燒光,還波及百腦匯一層樓的商戶。

  “有員工受傷進了ICU,公安、消防為了防止老板跑路,要求我不能出杭州。”那是他創業以來面對的最大危機,上百萬元的賠償壓力和巨大的精神壓力都擱在了25歲的王源身上。度過了難眠之夜后,白天他還要故作鎮定,“不能在員工面前表現出沒有辦法,要不然軍心就散了”。

  以后每次遇到困難時,王源總會回想起火災后的境況,“沒有什麼坎兒是邁不過去的,今天讓你非常痛苦的問題,用比較長遠的目光去看會發現非常簡單”。

  當時正在接洽的米倉資本投資人,看到熬了通宵一頭亂發的王源,並沒有放棄投資,反而鼓勵他說“和過去就此別過,閃修俠肯定能干好”。

  一個月后,500萬元天使輪融資到賬。王源陸續關閉了其他4家尚在盈利的線下店,全心投入上門維修服務的大市場。

  “500萬噼裡啪啦隻剩下15萬,每天卻隻有三五單”

  資本的助力,讓王源感到“海闊天空”,也“有些膨脹”。

  互聯網產業資深從業人士司新穎表示,O2O上門服務解決的是用戶便捷性問題,但線下店轉型線上絕非易事,獲客問題首當其沖,運營又是難上加難,隻有專業的市場推廣才能踐行其模式。

  線下店有固定客源,怎麼讓消費者信賴一家線上的創業公司?“當時找客戶真的找到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王源和團隊一開始陷入了O2O靠補貼拉流量的慣性思維裡。

  他們搞過地推,“最瘋狂的時候一天貼了2000張手機膜,去杭州各大互聯網公司貼了個遍”,結果很多人一度認為,閃修俠是個貼膜公司﹔買過本地生活大號的流量,“100萬粉絲推一次微信10萬元,但推一次微信取關1萬人”﹔投了電台廣告,也沒有效果……

  “500萬噼裡啪啦隻剩下15萬,每天卻隻有三五單。”王源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說,當時團隊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環——手機維修低頻、偶發,一部手機大多一年隻修一兩次,哪天壞時間不確定,這決定了閃修俠不能用大多數互聯網公司拉流量的打法。

  2015年年底,是閃修俠最艱難的一段日子,“眼看要過年了,員工的工資發不出來,供應鏈的資金也要斷”。從華為客戶服務部出來加入閃修俠的劉洋記得,王源給所有員工開了一次電話會議,看上去依然豪情萬丈,“他說公司出了問題責任在我,如果現在能跟著我,一定會帶領大家走下去!”這種負責的態度讓劉洋堅定地留在了閃修俠。

  王源把車賣了,去銀行借了200萬元給員工發了工資,還上了供應商的欠款。他帶著團隊冷靜下來,仔細分析發現隻有一個渠道管用——已經修過手機的用戶會不斷介紹新的用戶,這是口碑的力量。閃修俠開始轉變策略,把外圍推廣全部砍掉,靜下心來專心做服務,“大概花了兩三個月的時間梳理制度、供應鏈、服務標准、專業技術”。

  “技術只是敲門磚,我們努力讓技術‘有溫度’。”王源說,閃修俠首先要求“千人一面”,1000個客戶體驗到閃修俠的流程是一樣的。現在要求“千人千面”,在保証標准流程的基礎上,讓客戶感受到品質服務,在維修工程師的言談溝通培訓上下功夫。現在,閃修俠在線報價全國統一,全程視頻錄像,並且首創了手機上門維修的服務標准,還設立了六重保障全方位保証服務品質。

  經歷了企業生死考驗,如今王源經常說的一句話是,“用戶服務是閃修俠的生命之本,一旦在這個層面懈怠就會倒閉!”

  幾位投資人都是在不經意間體驗了閃修俠的服務主動找上門來,比如同創偉業合伙人東明,有一次手機不慎進水,同事推薦的閃修俠工程師不到一小時便處理好故障。后來,他問了一圈發現辦公室幾乎一半的人都用過閃修俠。

  2016年4月,閃修俠的現金流“開始回正”。一個月后,第二筆融資1000萬元到賬。

  “資本很直接,融資快是因為業務模式簡單,每一單都賺錢,市場又足夠大。”王源信心滿滿。

  一戰成名,創業的每一天平凡又閃亮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2018全年總出貨量為3.96億台,華為(含榮耀)佔據27%的市場份額,接下來依次為OPPO、vivo、小米。蘋果出貨量連續3年下跌,佔9%的市場份額。

  王源看到使用國產品牌手機的年輕人越來越多,主動開拓市場與手機品牌廠商進行合作,負責他們的售后維修服務,比如小米、魅族。

  “手機一般在使用8個月后開始出現維修需求,18~24個月為維修高峰期。”他介紹,如今閃修俠在全國擁有1200多名維修工程師,每個月平均接單15萬~20萬單,平均單價400元,艾媒咨詢等多方市場數據分析報告表明,閃修俠已經成為手機上門維修服務的頭部公司。

  雖然已經行業領先,但是虎視眈眈的競爭對手和巨頭總是讓閃修俠團隊時刻警醒。與360旗下維修O2O平台同城幫的內存升級之戰讓劉洋記憶猶新。這位80后副總裁在和王源一次暢談后,非常認可閃修俠的用戶服務理念,毫不猶豫地加入進來,“王源在關鍵時刻的果敢、遠見帶領我們一直往前走”。

  當時,同城幫和閃修俠幾乎同時推出手機內存升級服務。王源在分析市場后認為,閃修俠的技術優勢領先,在5個城市都可以做升級服務,而同城幫的用戶隻能把手機寄到北京。在供應鏈上,手機硬盤芯片並非批量供應,從國外進貨周期較長。

  “必須快!”閃修俠當時賬面隻有200萬元,王源作了一個大膽冒險的決定——拿出180萬元買斷市面上所有128G的手機硬盤芯片。第二天開始,大量預定升級的其他公司用戶沒有芯片可用。王源立刻推出一項服務,其他公司用戶寄件升級包運費。一周后,同城幫關閉了預約通道並下線了這項服務。

  一戰成名!

  贏得了客戶口碑的閃修俠的品牌影響力越來越大。很多人帶著夢想加入這家創業公司,有在大公司管理過幾千人團隊的70后,有從海外學成歸來的80后,有在杭州上了大學留下的90后……

  “從0到1時想得是如何活下來,現在更多的是想如何讓團隊和公司一起成長。”29歲的王源長了白發,“一根白發可能就是一個不眠的夜晚或者焦頭爛額的事,是煎熬也促使我成長”。

  他最近翻到當初開一家小店時的進貨記錄,感到“很燃很幸福”。O2O的風口來了又走,但是閃修俠“一直活在真實的客戶需求裡”,每一天都平凡又閃亮,“我永遠在路上”。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聰聰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趙超、楊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