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

探知科技的温柔: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3】

2018年01月30日08:47 | 来源:中关村在线
小字号
原标题:探知科技的温柔: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

  理性评定当道 如何看待手机感性

  我们常说的手机好不好用,往往判断点就在于手机流不流畅、功能全不全、手机耐不耐用。但以一个常规用户的使用角度来说,这样的评定其实并不完全算是好的。因为说的这些在没有转化成确切的需求使用时,都只能算是对客观事实的一种描述,而真正的使用恰恰都是感性感知的。

探知科技的温柔:你从没发现的手机感性

  木桶效应从某种意义上并不适合手机选择(图片引自网络)

  正因为理性评定当道,所以往往我们去选购一部手机,很容易进入误区:这手机这不行,不能买,那手机那个功能不擅长,也不能买。其实说的这些功能,很有可能都用不到。对于我们消费者来说,其实购买手机不必纠结于手机是否面面俱到,了解自己的感性需求,买一部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机即是最具性价比的选择。

  在第一部分我们提到,我们对待手机其实还差一个思想转变。的确,我们所说的手机感性,不仅仅是手机本身携带的感性因素,也包含手机感性带来的人文变化。未来的手机感性让我们期盼,但现阶段的手机人文现象却又不得不让我们担忧。那么,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种现象呢?

  针对未来,未来科技的集大成其实也是人文的集大成,智能手机无疑会成为我们的伙伴,对科技报以信心且对现有科技充分认知并不是一件可笑的事。针对现在,不否认手机带来的人文现象改变,但不能过分依赖手机这个获取人文生活的渠道。

  写在最后

  我们都在惋惜这是一个创新匮乏的时代。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情况确实如此:手机硬件变来变去变化都不大,发展缺少创意;但当我们站在感性的角度后,我们会发现这是一个多彩的时代:设计细节千变万化,而且都在指向一个最终目的——最优的用户体验。

  同样,发现手机的感性并不只是用户的专属,对手机厂商来说,当理性角度难以推进时,不妨从感性的角度去思考去设计,也许我们就会看见引领时代的产品。

(责编:赵超、杨虞波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