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滾動新聞

恐難解運營商增量不增收

2014年12月12日09:26    來源:齊魯晚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恐難解運營商增量不增收

  在當前手機流量需求日益增多的情況下,流量被玩出新花樣了。

  12月1日,阿裡巴巴宣布,將聯手三大運營商向網購用戶推“流量錢包”。據了解,用戶在淘寶、天貓購物或參加商家活動,就可以獲贈一定的流量。這些流量可像零錢一樣“零存整取”,提取到手機號碼或轉贈給家人、朋友,兌換成聯通、移動、電信等運營商的全國流量包。

  不過,通信行業專家陳志剛認為,這些業務本質上還是在打折賣流量,不能解決運營商流量增量不增收的問題。

  阿裡稱實現了“三贏”

  用戶“流量錢包”裡的流量主要來自商家或淘寶官方的贈予,比如在淘寶、天貓店鋪購物滿一定額度、參與互動游戲,或是收藏、簽到、寫評價、抽獎等簡單動作,都可以獲得5M、100M甚至上千M的流量。

  用戶每次獲得的流量多少由商家等贈予方決定,會自動充至消費者的淘寶賬號中。用戶可以登錄淘寶網或手機淘寶,在“我的流量錢包”中查詢流量余額。根據不同運營商設置的30M-1000M不同的檔位,隻需一步便可將流量充入手機號碼中,提取成功后當月生效,全國不分地域均可使用。

  阿裡巴巴有關人士對記者透露,這項業務由阿裡巴巴集團推出,服務於阿裡集團各個平台,集團委托旗下的虛擬運營商阿裡通信進行流量平台部分能力的實現,而阿裡巴巴作為平台方,把整個流量錢包的操作鏈路打通,為商家和運營商牽線,費用由商家承擔。

  阿裡認為,這種模式實現了“三贏”,對運營商而言,這是一種流量經營創新,開辟了新的流量分發通道﹔淘寶商家也獲得了一種增加用戶黏性的互動工具﹔消費者則在日常購物中獲取額外的流量,增加樂趣。

  事實上,“流量錢包”並不算新鮮事物。在此之前,電信基礎運營商也推出了類似的業務產品。

  11月21日,中國電信旗下的綜合平台發布了流量寶3.0版本,具有流量可賺取、可轉贈、可兌換、跨三網、不清零等特點,使用戶更靈活自由地使用流量。

  11月25日,在2014移動互聯網流量創新峰會上,中國聯通正式推出了“流量銀行”,用戶隻要下載APP或登錄網頁版“流量銀行”,就能使用流量查詢、存取和購買等服務,富余流量還可以轉贈他人。此外,用戶還可以參加流量平台上企業的推廣活動,免費賺取流量。

  流量貨幣化或成趨勢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基礎電信運營商外,虛擬運營商也在爭相進入這一領域。比如虛擬運營商巴士在線此前就推出了“10020流量銀行”,功能設置也更具誘惑力。

  據了解,巴士在線流量銀行由兩個產品模塊構成,B2C性質具有合約期的流量包產品“流量寶”和C2C性質的流量交易平台“流量市場”,用戶購買“流量寶”后,即可享受12%以上的年化收益,不但可自行使用,還可在“流量市場”轉售變現,合約期滿還可以自由續約。實際上已經將流量進行了貨幣化。

  事實上,基礎運營商和虛擬運營商也的確在這麼做。對於流量銀行產品,中國聯通計劃,未來用戶甚至還可以將第三方積分(如信用卡積分、超市會員積分等)與流量相互兌換,用流量來進行購物結算,真正實現流量的貨幣化功能。

  國泰君安証券的研報認為,流量銀行已經能夠提供賺取流量幣、贈送流量幣、發紅包等功能,其背后對應了強大的入口功能,而構筑新入口,運營商將迎來價值重估。

  有業內人士表示,本來運營商賣完語音和短信的高價值周期之后,還可以通過數據流量的高價值周期多賣幾年,但現在不到一年時間,數據流量的價格急速下降,進入到數據流量價格“屌絲時代”。

  公開數據顯示,從去年到現在,1G流量的實際價格已經從100元降低到了現在30-50元的價格。

  不過,通信行業專家陳志剛認為,這些業務本質還是在打折賣流量,事實上並不能解決運營商流量增量不增收的問題,進一步降低了流量的實際價格,而且即使流量貨幣化也面臨法律和政策方面的風險。

 

(責編:張歌、趙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