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支付寶對外發布“十年賬單”,為“剁手黨”們厘清了自支付寶誕生以來網購、理財、生活繳費的支出與收入。近期,南京市公安局鼓樓分局網警大隊民警也精心梳理了近年來電話、網絡詐騙發案特征,向大家晒出電話、網絡詐騙的“十年賬單”,年關歲末再次提醒廣大市民提高警惕,謹防上當受騙。
其中,2013-2014年的電話、網絡詐騙類尤其值得警惕,因為這是近年最容易遇到的詐騙手段。此類詐騙的“陣地”往往是手機社交軟件、偽基站。
2014年9月,“果粉”小李早已摩拳擦掌,准備第一時間入手一部iphone6,可是開售第一天因異常火爆,沒有排上隊,看著滿大街iphone6的廣告,小李心裡痒痒的,晚上回家看到微信朋友圈有人稱可以代購港版iphone6,價格還比國行版本要低很多,早已躍躍欲試的小李立馬與好友取得聯系訂購了兩部總價一萬多元的iphone6手機。等了幾天后,小李見遲遲沒有收到快遞,便在微信上與賣家聯系,賣家稱貨在海關被查了,可能要加關稅錢,要求小李每台多付800元,還給小李發來二維碼,說可以直接微信綁定信用卡支付,小李求“果”心切,二話沒說就掃描二維碼支付,誰知信用卡被刷了2萬多元,當小李再找到店家的時候,對方微信賬號已經沒有任何信息了。
微信、微博最為新興的營銷平台,以便捷、高效吸引廣大消費者,但是微信朋友圈往往沒有實名認証,很多不法分子也鑽空子騙取財物,所以廣大網友在微信等社交軟件上進行交易時一定要萬分警惕。
騙子10年騙術“進化史”
類型多發年代主要“陣地”關鍵詞
電話詐騙2004-2008年家庭座機長途電話卡、法院傳票、孩子意外受傷
網絡詐騙2009-2010年qq,淘寶鏈接、網購、代刷信用卡
銀行卡詐騙2010-2011年郵政儲蓄、商業銀行電匯、轉賬
公司詐騙2012-2013年私營公司網上交易、購買材料
電話、網絡詐騙2013-2014年手機社交軟件、偽基站微信朋友圈、中獎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