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近日公布了2014年光纖光纜產品集採結果。本次集採包括兩類光纖、室外光纜和蝶形引入光纜,根據評審結果,各項產品分別由眾多廠商分享訂單。
G.652D光纖中標廠商共16家:康寧、富通、通鼎光電、烽火通信、亨通光電、中天科技、長飛、南京烽火藤倉、特發信息、中國普天、西古光通信、南方通信、山東太平洋、凱樂光電、永鼎股份、鑫茂科技﹔G.657A2光纖中標廠商也有16家:通鼎光電、富通、康寧、特發信息、中國普天、長飛、亨通光電、烽火通信、中天科技、中利科技、凱樂光電、山東太平洋、特恩馳(南京)、南方通信、南京烽火藤倉、西古光通信﹔室外光纜中標廠商共25家:中天科技、亨通光電、南方通信、長飛、永鼎股份、南京烽火藤倉、富通、通鼎光電、中利科技、特發信息、烽火通信、江蘇俊知光電、江蘇七寶光電、西安西古光通信、奧星光通信、山東太平洋、江蘇南方天宏通信、成都康寧光纜、凱樂科技、中國普天、通能信息、蘇州勝信光電、魯能泰山曲阜電纜、宏安集團、湖南神通光電﹔蝶形光纜中標廠商共18家:江蘇亨通、中天科技、長飛、南方通信、烽火通信、中利科技、永鼎股份、南京烽火藤倉、特發信息、西古光通信、江蘇俊知光電、富通、四川九洲線纜、安徽電信器材貿易工業、通鼎光電、科信光電、南京華脈科技、四川天邑康和。
根據中國電信在2014年9月公布的招標數據,本次集採光纖總量約2200萬芯公裡,不僅遠低於2014年中國移動集採的6000萬芯公裡,相比中國電信自己2013年的集採數量也有所下滑。其中,室外光纜集採量2150萬芯公裡﹔蝶形光纜集採量約80萬芯公裡,相比2013年大幅下降了50%。
本次中國電信光纖光纜集採,中標廠商數量之多出乎業界的預料。中國移動2014年完成的光纖集採大幅壓縮了供應商數量,6000萬芯公裡光纖僅8家廠商分食﹔但中國電信反其道而行之,從12家增加到了18家。平攤下來每家光纖廠商隻能分得約120萬芯公裡,數量隻有中標中國移動集採訂單的六分之一﹔蝶形光纜更是平均每家廠商隻分到了4萬芯公裡。相對各家廠商動輒上千萬芯公裡光纖的產能,這點數量隻夠打個尖兒,很多廠商覺得根本吃不飽。
近年來,隨著市場對光纖光纜需求量的快速上升,包括烽火、亨通、通鼎、長飛等廠商都不約而同地擴大產能,以期能夠把握住市場需求時間窗。但產能的同時集中釋放,卻給市場造成了很大壓力。
據相關數據顯示,現在國內市場需求總量約為1.4億~1.5億芯公裡,但國內企業的產能已經達到了2.4億芯公裡。產能已經過剩,也造成了國內市場價格戰橫行,利潤空間不斷縮小。“現在看來,我們必須給過剩的產能尋找出路。”烽火通信副總裁藍海近日告訴本報記者說。“同時,也要想方設法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隻有這樣才能保証行業持續健康發展。”
纖纜整體產能過剩,但其中有些產品卻供不應求,例如低損耗、超低損耗光纖以及超100Gbits/s通信光纖等。
近年來,國內光纖光纜龍頭企業烽火通信依靠技術優勢走差異化競爭之路,有效化解了產能過剩,避開了同質競爭和殘酷的價格戰。
據藍海介紹,光纖技術方面低損耗是現今最大的熱點。損耗是光纖的最基本指標,降低光纖損耗對降低每比特傳輸成本、保障運營商投資回報有著重要意義。烽火作為低損耗光纖的推動者,採用的VAD+OVD制棒工藝和先進拉絲工藝對損耗的控制水平處於業界領先,烽火通信的低損耗光纖也已獲得三大運營商的全面應用。
超100Gbits/s通信光纖是基於普通G.652D光纖,在降低損耗和增大有效面積兩個方面實現改善,不改變光纖的波導結構,完全兼容G.652D標准光纖,助力超100Gbits/s通信系統的新型通信光纖。其主要通過改善光纖內部的應力從而優化瑞利散射來降低損耗,因此相比於普通G.652D光纖,具有更低的衰減性能。超100Gbits/s通信光纖的研發一直是烽火通信長期進行的一個重要項目,經過不懈努力、持續創新,超100Gbits/s通信用光纖終於在降低衰減和增大有效面積兩個重要方向上實現較大突破,相關專利正在積極申報中。此外烽火通信正在研發超低損耗光纖和大有效面積低損耗光纖。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