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時代,各家都流行晒家底,移動互聯網公司們依靠自身掌握的資源可以完成很多原來無法輕易完成的行業發展分析。
很多人都知道,我們在打開微博頁面的時候,會看到某人發的微博下面會注明此消息來自什麼設備。早在2011年微博就實現了對智能手機品牌和型號的識別,依靠這樣的數據積累,微博發布了《智能手機微報告》,按微博的介紹,該報告對微博2014年Q4每月隨機抽取的1億台活躍設備,及Q4新增的6000萬台設備和1000萬換機用戶的微博使用情況分析得來。
這樣的一本報告,如此量級的調查樣本,顯然會有很多新鮮的發現,也會給我們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智能手機行業和未來的廠商品牌的發展趨勢。特別是以活躍設備為統計維度的研究分析結果,也給手機行業在出貨量以外,提供更重要的數據參考。
蘋果的品牌黑洞能量仍超強,三星受傷最深
在2014年,三星全線潰敗,成為了行業發展中最受傷的智能手機廠商,很多分析都認為,是小米、華為等國產手機崛起造成了三星的衰落,可微博給出的數據在很大程度上顛覆了這一設想。
在2014年第四季度蘋果仍然是新增設備最多的品牌,以33.0%的份額佔據新增智能設備第一位。在2014年第四季度微博用戶更換手機的品牌中,原蘋果用戶在更換設備時,有71.7%的用戶會繼續選擇蘋果的設備,原安卓手機用戶在更換設備時有36.2%會優先選擇蘋果,其中從三星流失到蘋果的比例最高,有48.8%的三星用戶更換手機時流失到蘋果。
由此看來,蘋果雖然不再是很多用戶唯一的選擇,但依靠兩款新手機旗艦仍具有強大的品牌影響力,而正因為這樣的品牌拉力,讓很多原來的三星高端機用戶轉投蘋果門下,再加上中國國產出品牌在中端市場的夾擊,致使三星成為了智能手機市場的倒霉蛋。
國產手機品牌已經形成集團優勢,新生力量壯大勢不可擋
數據顯示,老百姓越來越多的用戶選擇國產品牌,2014年第四季度新增設備前十名的品牌,國產品牌佔據八席。小米以9.9%超越三星成為新增智能手機數量最多的安卓設備,華為和聯想緊跟三星之后,列第四和第五位,前五個品牌佔新增設備總量的67.0%。vivo、OPPO、酷派、HTC和魅族列6-10位,佔總量的18.0%。兩者相加,前十名手機品牌總市場份額已經超過85%,市場集中化趨勢越來越明顯。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