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P20/Pro速評 徠卡三攝碾壓市面雙攝【2】

拍照:這一次我們把軟硬件拆開講
如果硬件強悍就意味著手機強力的話,我們也就不用出這麼多評測,寫這麼多上手了﹔但成像質量的排名絕不等於把各手機攝像頭的參數全列出來排個序就完事這麼簡單,索尼移動旗下的諸多旗艦就是最好的例子(即使我是個索粉)。那麼在拍照優化上,華為又為我們交上了怎樣的答卷?
第一道題:你將如何平衡解析力和弱光表現?
簡單來說,在相同一個Sensor下,像素密度和單位像素尺寸互成反比。這也就意味著你的像素密度越大,單位進光量也就越低——直白的理解就是解析力越強,弱光成像就越差。而華為在高光條件下會選擇4000萬像素來展示出相機的超高解析力和極佳的動態范圍,讓整個畫面清晰並且細節豐富﹔而在弱光環境下,P20 Pro會選擇超採樣(Quad Bayer)的四合一技術,這個時候發揮作用的就是2μm像素尺寸帶來的卓然弱光表現了。
華為P20 Pro樣張
其實類似的技術已經有手機廠商實現過,但是這一次P20 Pro帶來的是軟件結合硬件的綜合碾壓,成片的質量自然也是非常喜人的——就像華為官方所宣傳的那樣“高光不溢出,暗處有細節”。
第二道題:怎麼讓AI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從HUAWEI Mate10系列手機開始,幾乎所有發布的手機都開始用AI攝影這一概念來展示自家的全新拍照技術,雖然大部分廠商給出的都是大同小異的“智能場景識別”這一雷同功能。那麼在P20系列上怎麼更好的展示AI技術在拍照上的應用?拿“智能場景2.0”來說事可能不夠分量,華為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概念:4D預測追焦。
讓手機攝像頭像你的眼睛一樣工作
在解決了場景參數之后,華為開始解決手機攝影的另一個頑疾——動態抓拍。通過AI系統的動作不中,P20可以智能的預測你抓拍對象的運動軌跡,更快更精准的幫你對焦,甚至是幫你找到最恰當的按快門時機。自此,P20的攝像頭真的成為了它的眼睛。
第三道題:你將用徠卡三攝來做什麼?
三攝帶來的超強變焦能力
關於華為P20 Pro將使用徠卡三攝的消息我們已經聽說過太多次,但是三攝到底有什麼用卻一直是困惑著我們的問題。還好,華為在發布會上給了我們答案:P20 Pro擁有3倍光學變焦、5倍無損變焦和10倍數字變焦的能力﹔而且借助於4000萬像素的解析力表現,即使是10倍變焦后的照片也依然有一定的價值。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