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之余,Tinder不忘搭车正在俄罗斯举行的索契冬奥会炒作一把。《华尔街日报》就此描述说,“住在一个被围起来的小村子(奥运村)里,这里都是来自世界各地、跟你差不多的人,他们渴望认识你。显然,你需要一款交友应用……索契奥运村使用Tinder已经蔚然成风”。
拉德也不时出镜,并对媒体表示,自冬奥会开幕以来,Tinder在索契的新用户数量每日增加400%。《名流周刊》《英国每日邮报》网站、索契《奥运村日报》等媒体都介绍了美国、新西兰等国运动员使用Tinder的现象。
媒体预测,Tinder下一个大的自我炒作目标可能是巴西的世界杯足球赛,届时媒体云集,天南地北的单身人士众多。
不过,Tinder也备受争议,其一就是有人觉得这款智能手机应用软件非常肤浅,“以貌取人”。如果用户喜欢对方的照片,那么就在智能手机上向右滑动屏幕,表示“Yes”肯定,反之向左滑动屏幕,表示“No”。但拉德称,“人们看到照片的时候都不傻,如果一个姑娘看到某人的照片是一张男模,那么十有八九她会向左滑屏,选择‘No’,因为这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在Tinder上绝不仅仅是以貌取人,而是帮助用户去寻找有对的感觉的人,看外貌只是Tinder用户彼此认识的一个因素而已。
Tinder面临的更大问题是道德的指责。希望找到另一半或者好友的人是主流,但寻找“一夜情”的亦有之。该软件的有关设置不能绝对避免此类事情。
Tinder这样的约会软件为何不断走红,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确值得研究。而约会软件究竟能掀起多大风暴,也仍然有待观察。
就Tinder而言,其未来恐将取决于用户的“手指投票”。用户手指在“Yes”或“No”之间的滑动,流露的到底是非诚勿扰的心态,还是一场游戏一场梦的需求,最终将评定这款软件的价值。
(来源:科技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