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姓业务员告诉记者,他们在网上有很多广告,也有很多人跟他们联系购买,每天都向全国各地发货,都没出现被抓的情况。
他还告诉记者,他们销售的设备有设置任意号码为显示号码的功能,使用时可编成常规手机号码发送,也可伪装成“10086”这样的短号,可以增加用户的信任度。“只要不发诈骗信息,抓到了顶多只是被没收设备,很安全。”他还透露,他们的生产基地在广东。
五星刑侦大队侦查员杨毅告诉记者,“伪基站”已成产业链,制造、贩卖伪基站只是这个产业链的前端,后端则由发送短信操作者、需要通过短信做广告的商家组成。
犯罪嫌疑人李某说,他每发出一条短信,可以得到1分钱;短信里有个广告的微信号,每有一个人加这个微信号,他就又可以得5角钱。
处罚轻难禁绝:没收设备和所得 最多罚款5000元
“发送商业广告只是不法分子用途之一,还有一些人买伪基站目的就是发送诈骗短信。”柳州移动公司网络优化工程师欧杰全告诉记者,柳州移动公司目前正在追查的一个伪基站发送的是“我是房东,请把房租打到这个卡上”诈骗短信。
“伪基站体积小,不法分子将设备安装在车上,流动性更强,增加了通信运营商对它的监测难度。”欧杰全说。
梁志远告诉记者,按照《无线电管理条例》,利用伪基站发送商业广告只能按照“擅自设置、使用无线电台(站)”处理,处罚只有查封或者没收设备、没收非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这样的处罚显然太轻。梁志远等建议,应尽快完善无线电管理条例,加大惩罚力度,提高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同时,从刑法的角度而言,立法机关也当进一步明确此类行为的入刑标准和具体罪名,以明确的打击标准震慑违法犯罪。
中国移动柳州分公司副总经理赵晨辉认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只能做到治标,治本则需要公安部门根据短信内容,深挖背后是谁在用伪基站做广告,查处是谁在制造、提供伪基站,这样才能真正切断伪基站背后的利益链。”(完)
(来源:新华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