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
人民網>>人民網通信頻道>>正文

移動和鐵通真是詐騙電話的幕后推手嗎?

鬆子

2015年03月20日08:25  來源:飛象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移動和鐵通真是詐騙電話的幕后推手嗎?

  早在今年2月份,央視財經官方微博曾經預告今年315晚會將會關注移動無限流量套餐涉及違約的問題。沒想到到了315這一天,曝光的卻是一個新的問題。根據315晚會的說法,為了獲取巨大的利益,本應承擔監督管理職責的中國移動以及它的全資子公司中國鐵通反而成為了詐騙電話幕后推手。它們不僅出賣用戶的隱私信息,而且利用包括“透傳”在內的各種技術手段隨意變更顯示的號碼,最終成為了詐騙電話的幫凶。

  雖然晚會上言之鑿鑿,但是消息一出還是引發了眾多移動員工的激烈反應。一位移動員工甚至發表了“央視暗訪記者,我要和你當面對質”這樣措辭強烈的文章,認為央視記者剪輯視頻,顛倒黑白。央視很快在節目中進行了回應,公開了完整的暗訪視頻。事實証明,央視記者並沒有顛倒黑白,也不存在移動員工所說的“剪輯視頻進行污蔑”的行為。雖然被央視狠狠的打了一巴掌,但是眾多的移動員工依舊認為央視這一調查有失公允,質疑央視的聲音也一直沒有停止。我們不禁要問了,移動和鐵通真的是詐騙電話的幕后推手麼?315晚會的報道又有沒有存在漏洞呢?

  營銷還是詐騙,傻傻分不清楚?

  先來提個問題:如何界定一條短信或電話是否屬於垃圾信息?

  從幾年前315晚會曝光垃圾短信開始,有關該不該利用短信進行營銷宣傳的討論就一直沒有停止。雖然隨著工信部一紙令下,三大運營商一度關停了全部短信接口。但是經過嚴格的審核,包括銀行服務在內的短信接口還是被重新開放。舉一個例子來說,筆者手上擁有多家銀行的銀行卡,手機上時不時都能收到各家銀行發來的廣告短信。對於筆者來說,這些頻繁發來的廣告短信可以算作是垃圾短信。但是對於銀行來說,這些短信不過是一種宣傳手段,和垃圾短信並沒有直接關系。正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垃圾短信的界定自然遇到了問題。

  除了垃圾短信的界定,垃圾電話的界定也遇到了問題。在央視315晚會的介紹裡,主要提到的是營銷電話。所謂營銷電話,顧名思義是企業為推銷自己產品而撥打的電話。雖然這些電話非常的煩人,但是對於有需要的人來說卻並非毫無意義。由於法律上並沒有禁止企業進行這樣的電話營銷,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講,企業進行這種外呼營銷並不違法。

  除了營銷電話,另外一種垃圾電話自然是詐騙電話。根據公安機關之前的報告,一些詐騙分子利用改號軟件,利用連環詐騙的方式對國內電話用戶進行詐騙。為了逃避警方的追捕,這些不法分子往往藏身在海外,通過成本低廉的網絡電話進行詐騙。犯罪分子一旦得逞,不僅造成巨大的損失,錢款也往往難以追回。不難看出,同樣是垃圾電話,詐騙電話不僅違反法律,危害也遠遠大於營銷電話。

  扑朔迷離的透傳

  弄清了營銷電話和詐騙電話的區別,接下來我們要看看315晚會裡所說的“透傳”。在315晚會上反復提到了“透傳”一詞,仿佛垃圾電話和詐騙電話都和“透傳”有關。那麼,情況果真如此麼?

  所謂“透傳”,實際上是“透明傳輸”的縮寫。為了簡化網絡結構,信息在傳輸的過程中把運營商網絡當成是一個透明的管道。運營商隻需將接收到的原始信息傳遞給對方,同時保証傳輸質量,整個過程對傳輸的信息不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個手機號碼是13800000000的用戶A要給B打一個電話,運營商就將A真實的電話號碼13800000000傳送給B,整個過程不對傳送的號碼進行任何形式的修改。不難看出,“透傳”實際上是運營商為保証網絡傳輸質量而提出的一種概念,和央視所說的“改號”並沒什麼關系。

  那麼詐騙分子所用的“改號”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原來運營商在傳輸主叫號碼信息的時候,僅能對國內幾家運營商的號碼信息進行校驗。假如主叫號碼信息來自境外,那麼目前的技術條件並不能進行識別。根據公安部門公布的資料,詐騙分子往往利用境外成本低廉的網絡電話對國內電話用戶進行詐騙。根據網絡電話的流程,犯罪分子首先在電腦上使用包括Skype在內的各種VoIP軟件撥打跨境電話,緊接著語音信息通過國際IP電話網傳入國內通信網。經過長途跋涉,這通詐騙電話最終被國內電話用戶所接到。由於跨國網絡電話涉及到多個國家電腦電話網絡的層層過濾,運營商根本無法獲知詐騙分子的真實電話號碼,冒充110,95588之類的改號詐騙問題也就難以杜絕。

下一頁
(責編:張歌、趙超)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