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迷上电子设备的孩子,注意力常难以集中,而且他们的兴趣点总游移不定。”“如果学生长期停留在这种快闪的状态,可能会破坏孩子思维的深度和对复杂问题的理解能力。”
去年10月初,重庆一名家长因儿子玩智能手机成了近视眼,后换普通手机,儿子视力好转,遂联系校长表示愿出资40多万元把全校学生的智能手机换成非智能的。这是一名怎样的家长,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去年10月4日,重庆铁路中学校长黄兴力在国庆假期里收到了一条学生家长发来的“控诉”短信,大致内容是:智能手机残害学生身体,智能手机成瘾和网瘾是一样的。伤害眼睛、颈椎,严重降低记忆力,令孩子面对面沟通能力缺失,造成攀比心滋生,占用大量学习时间。
过亿孩子使用手机 “屏奴”群体日益低龄
九成以上未成年人使用互联网,超六成10岁以前“触网”,约1亿未成年人使用手机上网……现代人被电视、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电子屏幕包围而成为“屏幕奴隶”,这组调查数据凸显了我国“屏奴”群体日益低龄化的新趋向。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说,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流行,不但将屏幕切换升级至“无缝”,大大提前了未成年人“触屏”的年龄。一位家长说:“孩子求着玩,否则到学校没有谈资。”
“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电子设备上网,未成年人更容易有网瘾。”孙宏艳曾专门做过网络沉迷调查,研究发现未成年人使用手机等上网聊天、玩游戏的时间更长。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治疗师魏晨曦说,与普通电脑相比,手机、平板电脑的触摸屏更便于低龄儿童操作,且随时随地可用。这些电子产品激发了孩子的探索欲望,又能满足他们想要掌控的心理需求,同时虚拟世界又与孩子本身爱幻想的特点很契合,所以很少有孩子能抵挡得住诱惑。
专家指出,手机及以后更多新网络终端的接入和使用,其便捷性、隐蔽性使得家长对孩子上网的管理更加困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