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滚动新闻

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3】

魏政军

2014年02月08日08:17    来源:电脑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自主研发有无水分

作为自主研发的产物,COS系统登上了央视新闻

  作为自主研发的产物,COS系统登上了央视新闻

  1月15日钓鱼台国宾馆的发布会上,李明树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汇就是“自主研发”,然而在整个COS风波中,争议最多的也是“自主研发”这四个字。

  在如今这样一个全球化的信息社会里面,一种IT产品要实现从头到脚的纯粹自主研发显然不可能,即使波音飞机、长征火箭这种代表中美各自科技水平的高科技产物,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波音飞机的零部件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设计院和工厂,长征火箭同样借鉴了国外航天领域的先进技术。

  在这一点上要苛求COS从每个代码甚至每个字节都自己开发,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一位从事软件开发的工程师向记者表示:目前业界从零开始研发手机系统基本不可能,例如Android等主流手机系统核心都会选择成熟的Linux作为底层。

  “难点在于底层系统需要经过长时间和广大用户的考验,经历数百个版本的迭代。要不然,手机的可靠性无法达到99.9%以上,就无法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谁也无法忍受每隔几小时就重启恢复的手机吧。“同时,手机界面的优化也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需要大量的调研数据和用户研究。”根据人手使用习惯进行界面布局的调整,是费时费力的工作,是难点也是重点。”

  自主研发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用户体验要有区别,要让用户感受到这是一个全新的产品,而不是一个模仿产品。

  就拿苹果的iOS系统和谷歌的Android来说,肯定在技术层面有一些相似的元素,比如开发语言、程序设计、系统架构等方面。但任何一个用户使用了这两种产品之后,都不会说iOS系统和Android都是一回事,而且都会承认两个产品都是苹果与谷歌自主研发的,因为这两种操作系统给用户的体验是截然不同的。

  而COS呢?

  由于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上海联彤并没有公布更多这款智能操作系统的技术细节和相关产品,也没有对公众提供测试版下载体验,所以只能从目前掌握的资料和一些测试用户透露的信息来判断。

  从已经公布的官方视频来看,COS的使用界面看起来和Android操作系统差不多,一些目前主流应用程序在COS系统上都可以运行。而且COS像Firefox OS那样,对HTML5提供了原生支持,不需要任何浏览器或者插件,就可以运行HTML5应用。

  从网友“921440435”公布的测试截图来看,COS的用户体验跟原生Android有一定差别,但是跟HTC Sense 6.0却相当类似。在这一点上,也削弱了COS作为一款独立开发操作系统的用户影响力和体验度。

  “这款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在品牌推广上也存在问题。那就是中科院太过于用力了,想靠自主研发、民族品牌这些东西来提升COS系统的知名度和档次,结果适得其反。”曾经在微软中国公司担任市场营销工作的刘丽丽(化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刘丽丽举了个例子,都知道Windows Phone是微软自行开发的,但微软对于Windows Phone系统的推广有着一整套完善的技术程序:

  首先是在小范围内进行内部测试,既alpha版测试,又叫CB,主要是指开发团队内部测试的版本或者有限用户体验测试版本。

  接着是beta版测试,即公测,针对所有用户公开的测试版本,在网上提供公开下载。然后根据公测用户反馈的意见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最后推出正式发布的候选版本RC(Release Candidate),叫做 gamma。到RC这一步,微软才会正式举行商业发布会,对外正式公布Windows Phone。

  “中科院和上海联彤其实应该先面向公众提供COS原生包下载,先让用户去体验这款智能操作系统,同时更积极地公布该款产品的相关信息,这样才有助于公众对COS系统的了解,也能增强业界对这款新生系统的信心,同时降低社会公众对COS的争议和质疑。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光靠高调的发布会和单纯的辟谣声明来应对大家对COS的质疑和争论。”刘丽丽最后说。

  事实上,正是COS系统在产品公开性和用户参与性方面过于低调甚至保守,使得一些本来可以通过用户实际体验消除掉的争议反而越来越大。

  到本文截稿时(1月29日),中科院和上海联彤还没有在网上提供COS系统的原生包测试版下载。

上一页下一页
(责编:张歌、杨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