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滚动新闻

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魏政军

2014年02月08日08:17    来源:电脑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拨开国产COS系统的重重迷雾

  不知有多少还记得,1999年,时任金山软件总经理的雷军和市场部经理王峰掀起了一场“红色正版风暴”,将热门产品《金山词霸2000》、《金山快译2000》以28元的价格推向市场,带动了国内正版软件的降价风潮。这是一次成功的营销活动,金山也正是在这样不断翻新的营销手段中逐渐奠定了国内家用软件中的领先地位。

  之所以想起这段往事,是因为最近讨论得很热烈的“互联网思维”,本期头条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进行了采访和分析。在很多人眼里,小米是“互联网思维”下典型的成功者。连万科总裁郁亮都在反思,是否能将小米模式应用于房地产行业,而实现“将房价下跌一半”的目标。但揭开披在其上的互联网新思维面纱,也许会发现,小米的成功,无非就是另一场红色风暴而已——利用价格战冲击原有市场,利用时间差降低成本。只不过手段更巧妙,声势更大,效果更好。

  互联网从业者擅长创造概念,而且各种概念就像上网速度一样,在飞快地更替、升级换代。记得当初四大门户相当红火的时候,web2.0的概念横空出世,用户创造内容的模式让人眼前一亮,这在互联网内容生产上的确是一次巨大的变化,也是对传统门户模式的一个创新。对于熟悉媒体运营的人来说,用户创造内容并不算陌生:传统媒体最初的时候,都是作为一个平台,依靠读者投稿形成相互的信息交流。后来很多媒体反而抛弃了这种做法,编辑策划导向,精英制造内容成为了主流模式。

  所有的创新都并非凭空而来,所谓互联网思维,也离不开传统行业的积淀,一味吹捧它,反而让很多优秀的传统企业无所适从,对自己的优势产生怀疑。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更认同大连万达总裁王健林的观点:所谓的互联网思维,得总结来说就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不是互联网公司才具有的,很多公司都具有创新的思维,如果仅仅说互联网企业才是创新思维,那是对所有具备创新精神企业的一种抹杀。

在COS官网上,“中国自主”格外注目

  在COS官网上,“中国自主”格外注目

  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作为展示中国历代文化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政治符号。

  2014年1月15日下午,当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所长李明树以激动的语气宣布正式推出首款自主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COS(China Operating System)的时候,他显然也是希望在这个地方发布如此重要的一个产品,能够赋予这款智能操作系统更为重要的含义和地位。

  然而这位48岁的东北人根本不会想到这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发布会很快就引起轩然大波,将自己乃至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卷入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随着整个事件的不断发酵,人们对COS的聚焦点也逐渐从是否高仿Android这样的技术争议转移到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HTC是否存在幕后交易以及是否滥用国家科研经费这样的社会话题上面,让COS研发风波充满了更多的争议点和关注度。

  1月27日,本报刊发了《备受争议的自主研发智能系统》一文,指出尽管COS是否剽窃Android还存在技术争议,但是COS产品本身以及背后存在的种种疑点,的确让中科院宣称的“自主研发”显得底气不足,难以服众。

  在后续采访中,记者逐渐感到COS这个事情并不简单:最初爆料质疑COS是否自主研发的网友改口宣称COS肯定不是Android山寨版本,而且认为大家对COS存在太深误解;中科院软件研究所和上海联彤也强硬回击,COS是一款真正自主研发的智能操作系统,不存在任何模仿或者抄袭其他操作系统的可能性。

  那么,COS跟HTC到底是什么关系?神秘低调的上海联彤又有着怎样的背景?中科院软件研究所为何没有公布更多关于COS的技术细节,他们有怎样的顾虑?对于操作系统这样的IT产品来说,怎样才能叫做自主研发?

  ……

  最初爆料者态度大逆转:力挺COS

网友“921440435”在网上贴出了搭载COS系统的HTC手机,产品型号被用小纸条遮住

  网友“921440435”在网上贴出了搭载COS系统的HTC手机,产品型号被用小纸条遮住

  “我从没说过COS是一款Android高仿版本,大家对COS存在误解。”

  这是记者在1月26日联系上网友“921440435”之后,对方说的第一句话。

  此前的1月22日,网友“921440435”在百度显卡吧里发了一个帖子《国产COS操作系统测试机到手!》,附上了测试样机HTC手机的照片。甚至出现了COS手机连接到电脑之后,利用刷机精灵进行操作系统检测,得出的结果是该机系统为Android 4.1.2。

  正是这个帖子发布之后,人们开始强烈质疑COS系统与HTC Sense系统有着某种联系,COS系统并不是真正的自主研发。

  在采访中,“921440435”网友告诉记者,他所拿到的测试样机,虽然包装上产品型号贴着“COS手机版1.0”,但是把贴纸撕了,可看到盒子原本包装就是HTC 9088。而且经软件测试,该款手机也的确是HTC 9088。

  “这意味着什么?”记者问。

  “什么都不意味,我曾经向COS的客服人员咨询过这一问题,对方并没有回避这个问题,他们承认这的确就是市面上销售的HTC 9088手机,只不过从底层刷入了COS操作系统。”这位网友说。(HTC 9088是移动定制版的HTC Butterfly S,配备5英寸1080p触控屏,搭载主频1.9GHz的高通APQ8064T四核处理器,内置2GB内存和16GB机身存储空间。)

  外界对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的这种做法存在很大质疑,认为这说明了COS就是直接剽窃HTC Sense系统。

  但如果单就这一点并不足以下结论断定COS剽窃Android。因为在IT研发领域面,这种做法很正常。曾经在摩托罗拉中国研发中心供职的一位工程师解释了这种设计规则:毕竟中科院研发的不是手机,而是手机操作系统,他们没必要为自己的COS系统专门开发一部手机出来。HTC手机不过是他们的一个系统硬件载体而已,并不是想外界想象的那样存在剽窃HTC Sense系统的事情。

  但这位工程师同时也强调,当然并不是说随便谁都可以去市场上买个手机,然后将自己研发的产品植入手机底层系统,这里涉及到手机硬件系统和底层代码兼容的问题,必须要手机厂商开放权限才可能,这方面中科院软件研究所肯定与HTC进行过沟通甚至合作,否则是不可能将一个底层操作系统直接植入HTC手机平台的。

  “你觉得COS跟Android到底有多大关联?”记者最后向“921440435”网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这位网友想了一下,告诉记者,大家都以为COS就是Android系统,只不过是在Android系统上做得深度优化,“但我认为COS系统绝对不是Android,只是它从研发开始就是一直模仿Android而已。Android作为iOS以外最大的智能操作系统,各方面都相当成熟,所以COS与之差不多可以理解。”

下一页
(责编:张歌、杨波)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