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燒錢”游戲何時了?
薛帥認為,O2O的競爭剛剛開始,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玩家。
被認為“活得很好”的美業O2O河狸家其實一直在燒錢中,一年融資了三次。經過最近一次C輪融資,公司獲得5000萬美元,估值3億美元。
河狸家創始人雕爺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一個月燒過一千五百萬左右”,一個城市的啟動非常耗錢,發過一百塊的美甲券,“這都是干賠”。
有風投的積極支持,河狸家尚無盈利的規劃,先考慮把市場做大。
許多O2O創業者卻不像河狸家這般幸運。王子威告訴記者,2014年APP投資案例雖然還不少,熱度相比2012、2013年時明顯降溫,風投的態度趨向謹慎,“APP創業黃金增長期已經過去。”
“細分領域都已經被分得很細,純粹開發APP想火起來不會有很多好的模式。加上APP沒有壁壘,容易被抄襲,BAT做了很多入口侵蝕。能夠抓住人們心理需求的產品是有,像臉萌、魔漫,不過生命周期都不是很長。”王子威說。
不過薛帥認為,O2O的競爭剛剛開始,大浪淘沙留下的才是真正的玩家。他表示說,在O2O領域創業一定需要燒錢。
他介紹稱,純線上的APP創業比較簡單,搞一個軟件、游戲,或電商項目,把錢用在線上尋找用戶拉流量就可以了﹔O2O創業則改變了成本規律——錢的大頭都用在線下。
“O2O本地服務,意味著沒有辦法全國標配,需要逐個覆蓋。融資1000萬,超過50%花在線下。除了擴展用戶、布點、投廣告這些,還要摸索物流體系、建工廠等等。”薛帥稱。
何時能觸及盈利點?薛帥表示,一個細分行業線下資源形成了比較大的壟斷,就開始出現曙光。在此之前,一般會發生慘烈的“價格戰”,家政O2O也不例外。
“當線下該搶的資源都被搶完了,要麼盈利,要麼具備了被收購的價值。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不盈利,繼續擴大規模耗死對手直到一家獨大,像美團今天做的一樣。”
實際上,在滴滴、快的兩家打車APP爆發補貼大戰后,美團、大眾點評、餓了麼、河狸家等均在各自領域開戰,已經洗掉了一批競爭者。“O2O就是如此殘酷。”薛帥說。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