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燒錢”加劇,去年95例本地生活服務APP融資2.2億美元,而僅滴滴打車就獲7億美元
Duang!又一款APP刷爆朋友圈。大片范兒的電影截圖、意味深長的經典對白均出自一款名為“足記”的APP。
足記團隊剛於去年8月完成天使期融資,投資方是光速創投和紫輝創投,目前正准備A輪融資。且近一周的用戶數暴增后,總用戶數已突破百萬大關。似乎,打造一款成功的APP並不太難。
3月16日,投中集團發布的《2014年移動應用資本地圖》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APP領域融資十分活躍,社交通訊、本地生活服務、游戲、汽車交通等垂直應用全部獲得數百萬、千萬以上美元融資。
隨著資本和巨頭加速入場,O2O模式燒錢加劇、推廣成本提高,使得APP進入了大浪淘沙時代。
在當下,養活一款APP要燒掉多少錢?“曇花一現”是否意味著失敗?何時能觸及盈利點?
融資多在中早期
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APP領域,天使期和A輪的累計融資比例達到三分之二。
去年至今,不斷有現象級APP涌現。紅極一時的包括魔漫相機、臉萌、圍住神經貓和足記等,不僅口碑極佳,還惹得投資人擠破門檻。
它們大都來自草根團隊,因此更加激發了APP的創業熱情。
數據顯示,App Store在2008年7月上線之初,APP數量隻有500多個,同年10月谷歌上線Android Market(現為Google Play)僅有40多個﹔截至2015年1月,前者的APP數量達到121萬,后者則已突破143萬。
重磅融資消息不絕於耳。
滴滴打車、快的打車、挂號網、豌豆莢、今日頭條、丁香園、挖財網等APP均在2014年獲得了紅杉、軟銀、淡馬錫、IDG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的青睞,且融資規模在千萬美元之上,排名居前。
投中研究院統計顯示,在2014年,社交通訊類APP獲得融資的案例最多,為95例﹔本地生活服務類緊隨其后,達到53例﹔但從平均融資金額來看,這兩個領域的投資熱度雖然高,體量卻較小(融資金額分別為7.5億美元、2.21億美元)。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汽車交通領域,快的、滴滴在2014年的燒錢依然得到了資本市場鼎力支持。滴滴獲得淡馬錫、數字天空技術、騰訊等投資7億美元,快的獲得軟銀中國、阿裡巴巴、老虎基金等投資6億美元,促使汽車交通領域融資總額達到17.74億美元之多。
不過熱錢涌入后,APP距離長成參天大樹還很遠。
投中集團針對VC/PE融資輪次分布進行分析后發現,2014年中國APP領域的融資絕大多數案例集中在中早期,天使期和A輪的累計融資比例達到三分之二。
“曇花一現”在APP大爆發的環境中,並不是問題。
“如果一款APP能在短時間內迅速火起來,並找到賺快錢的盈利模式,即便它活不長久,對市場化的投資者而言有時也並非壞事。”投中研究院分析師王子威稱。
王子威表示,許多項目的投資都處於天使或早期階段,對於VC和戰略投資者而言,更多時候會將其作為一種戰略儲備,少數優質項目可能會實現IPO,其他更多通過並購退出,比如出售給布局意願強烈的BAT等巨頭。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