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一加手機在深圳慶祝成立一周年,創始人劉作虎現場宣布,一加第一款手機今年已突破100萬台,這款產品明年的銷售目標是200萬台。此外,劉作虎還首次分享了自己創業一年的得與失,他說:“一加目前取得的成績已經印証了當初打造精品和‘兩條腿走路’的國際化策略的正確性,証明了當初的一些判斷是對的。”同時劉作虎也坦誠,自己一開始信心不足不敢下太多訂單而造成階段性產能不足的遺憾。
創業之得:精品思維和國際化
有著18年硬件行業從業背景的劉作虎,對做產品有著自己獨特的理解和心得,他認為,在任何時代商業的本質從未改變,始終要堅持打造好的產品和好的服務,堅持回歸用戶價值。“不將就”、“回歸用戶價值”也是劉作虎最常談起的一加核心理念。
他說,“我想要做一款受全球用戶認可的好產品,我去做這個產品的時候,我肯定不是先去做市場調研,先預估成本和定價,我們都是不惜一切成本和代價的打造一款精品,最后再來看賣多少能保住成本留住用戶。”
“隻有把產品品質放在第一位,才能真正做到回歸用戶價值,我們不要把用戶當傻子,我寧願一年隻做一款產品,我也不想做一款“將就”的產品給用戶。”
他表示創業一年更加堅定了做好產品的理念,產品好才是決定品牌生命力的根本。產品好了,自然會有別人做不到的口碑。
除了一加的精品思維,一加國際化的品牌氣質也是劉作虎創業一年來最為滿意的部分,劉作虎告訴記者:“我們從來不說一加在追求國際化,因為一加生來國際化,從宣布創業的第一天,我們便將目光鎖定全球市場。”
和一般公司成立都會先征服本地市場,再去開拓國際市場不一樣,一加的市場開拓一直堅持用兩條腿走路,在一加的創始團隊中一直擁有兩個市場部門,一個負責中國國內市場,一個負責海外的國際市場。針對全球不同地區的各國國情和市場特征,一加將全球市場劃分為北美市場、歐洲市場、亞洲市場,並相應採取不同的市場策略。
目前一加已經在全球18個國家上市,在海外銷量最高的國家是美國。並且獲得了《紐約時報》、《時代周刊》、《華爾街日報》、英國《衛報》等歐美主流媒體一致好評。劉作虎同時表示,目前一加在海外的銷量將很快超過國內。
有評論分析則認為,憑借海外市場的良好走勢,一加成功規避了國內市場低水平的價格戰,抽身而出在海外找到了一片藍海。
創業遺憾:對個性化后蓋量產困難預估不足
談到一加手機的外觀設計,或許很多人都會記得它的個性化后蓋,但劉作虎也坦誠,創業最為遺憾的也是在多樣化后蓋上遭遇的困難。在一加手機4.23發布會上曾經曝光過的多款定制后殼,如竹質、木質、凱夫拉、牛仔布等后蓋,盡管竹質后蓋已如期面世,但其他后蓋卻因為材質、做工等問題未能如約量產和消費者見面。
這儼然成了劉作虎內心深處的一個結,他承認自己對一些產品設計過度自信而未能考慮到量產面臨的問題,但他卻表示,個性化依然會是一加手機未來要繼續堅持的路線,並且會在一加2代上實現,隻不過這次會提前考慮到材質做工上造成的影響,相信未來在一加2代上會讓用戶見到更多個性化的東西。
此外,對市場太過保守也是劉作虎在一加手機炒作上給媒體的印象。在今年6月面見媒體時,盡管面對首銷預約量超過140萬的量,劉作虎卻依然在給工廠下9月的訂單時(手機行業一般需提前三個月備量)隻敢預定30萬台的量。
今天看來,銷量過百萬台的一加當初完全可以更加激進一些,但劉作虎認為,創業就要謹小慎微,避免風險高於冒進,“說大話容易,但做好手機不易”。有業內人士分析,一加要以單款產品長期保持較高的價位,在產能控制上確實要更謹慎,否則很容易造成壓貨降價的惡性循環。但劉作虎也表示,經過一加1代后,在一加2代上會大膽一些。
據悉,2013年12月17日,劉作虎正式宣布創辦互聯網手機品牌一加,首款手機於今年4月23日發布,價格定在1999.99元,2299.99元,憑借精良的設計和優於同業的服務迅速獲得業內認可,至於一加一直被調侃沒有自主ROM的產品“硬傷”,周年慶上劉作虎也啟動了一加自主ROM全球征名的活動,預計最快一加2代就可搭載一加自主ROM。